五通橋區全域旅游發展總體規劃
一、規劃總則
1、規劃范圍:樂山市五通橋區,含11鎮、1鄉(竹根鎮、牛華鎮、金粟鎮、金山鎮、橋溝鎮、石麟鎮、冠英鎮、楊柳鎮、輝山鎮、蔡金鎮、西壩鎮、新云鄉)??偯娣e474平方公里。
2、規劃期限:本規劃分三期建設:近期:2015至2020年;中期:2021至2025年;遠期:2026至2030年。
二、旅游區位
五水匯流、瀟灑之城——樂山后花園。
五通橋區位條件優越,北距樂山大佛18公里(岷江水上黃金旅游線),距峨眉山景區40公里;東是“羅城古鎮”、自貢恐龍博物館;南是文廟和嘉陽小火車、川西竹海;西有西壩桫欏峽谷、石麟桫欏溝、沙灣郭沫若文化等。
五通橋以山、水、橋、樹等資源特色形成樂山大佛、峨眉山景區雙遺產懷抱下的小橋人家。
“雙遺產”的背景之下。
五通橋區地處峨眉樂山雙遺產的樂山大佛腳下,同時也是樂山的中心城區。
“雙遺產”成為五通橋旅游發展的重要背景。
樂山峨眉線路上的游客可以自然的向五通橋導流。
五通橋在地理優勢上,可以劃為樂山-峨眉線路上重要的中間點。
三、旅游資源
1、以水資源為代表的綜合環境優良,發展潛力巨大
五通橋水資源豐富,眾多文化以水為軸線延伸,如碼頭、橋、鹽運、船型屋、龍舟賽等。以水為媒介的五通橋灘涂眾多,河流眾多,植被繁茂,整體自然人文環境都處于絕佳的地位。在人文與自然環境的雙重影響下,旅游開發潛力巨大。
2、水文化、鹽文化資源突出
五通橋的人文旅游資源和自然旅游資源比例高達6:1,其中又以水文化、鹽文化旅游資源突出。從類型上講,有山水河谷、書畫人文、古建遺址,旅游資源比較齊全。因此,旅游開發過程中,應充分發揮五通橋深厚的人文底蘊,打好文化牌。
3、旅游資源類型比較齊全,單體資源優勢突出
五通橋區的旅游資源品種比較齊全,涵蓋了七大主類,涉及19個亞類和49個基本類型。但是如小西湖、桫欏峽谷、菩提山森林公園等景點,知名度高,旅游主體資源優勢集中。
4、旅游資源分布不均,高品質資源集聚
從全區的分布來看,五通橋的旅游資源集聚在城區,包括橋灘古鎮、木魚人家、菩提山森林公園、小西湖、茫溪河古鎮等,占據五通橋旅游的半壁江山。
四、總體戰略
總體定位:中國西部水鄉休閑旅游目的地
定位解讀:
五通橋集湛藍的水、大美的山、深邃的史、濃郁的古鎮風情等優勢旅游資源于一體, 打造成為以水鄉古鎮、水上休閑運動為引領,集古鎮風情、休閑娛樂、運動養生為一體,功能完善、文化深厚、特色鮮明的中國西部水鄉休閑旅游目的地。
五、空間布局
一核(一城):五通橋核心城
一心:冠英鎮文旅集散中心
兩帶:岷江觀光帶、涌斯江—茫溪河游憩帶
三區:牛華美食區、花木園鄉村旅游區、桫欏峽谷—西壩觀光度假區
多級:工業遺址文化區、濱水休閑體驗區、紅色旅游體驗區